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亿捷科技产品荣获德国专利

亿捷科技,一家致力于研发前沿科技产品的企业,今日欣然宣布,其最新研发的一款产品已成功获得德国专利局的专利认证。这一重大突破不仅彰显了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卓越实力,也标志着其国际化知识产权布局取得了重要进展。 该产品是亿捷科技研发团队经过长时间深入研究和反复试验的结晶,它集成了多项先进技术,解决了行业内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通过独特的创新设计,该产品在性能、效率和可靠性方面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 德国专利局以其严格的审查标准和高质量的专利授权而著称。EJER产品能够获得这一权威认证,充分证明了该产品在技术创新和实用性方面的突出表现。这不仅是对公司研发团队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公司持续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的最好诠释。 公司CEO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获得德国专利局的认可。这一专利的获得不仅保护了我们的创新成果,也为我们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我们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更多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 此次获得德国专利认证的产品,无疑为亿捷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造更多社会价值而不懈努力。

查看详情
科学仪器大规模设备更新,钱从哪里出?

3月13日,国务院公开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明确在钢铁等重点行业、建筑和市政基础实施、交通运输、农业机械、教育文旅医疗设备等领域实施设备更新行动,并在汽车、家电、家装等消费品推动以旧换新行动。   《方案》明确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在教育领域,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技术设备,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严格落实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保质保量配置并及时更新教学仪器设备。   钢铁、有色、石化、汽车等重点行业,以及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医疗结构等重点客户的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给科学仪器行业带来巨大市场机会,科学仪器企业因此沸腾,纷纷推出设备更新相应解决方案。但在各部委尚未公布落地政策的阶段,业内人士也纷纷在观望:钱从哪里出?   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意在促进投资和消费,其中财税支持政策无疑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这方面,《方案》也做了明确,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税收支持政策。简言之,就是财政通过安排财政补贴资金、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减税等方式给予支持。   财政补贴   具体来说,《方案》明确财政资金直接支持涉及七大方面:   ·把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循环利用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范围。   ·坚持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通过中央财政安排的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汽车以旧换。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统筹使用中央财政安排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相关资金等,支持家电等领域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   ·持续实施好老旧营运车船更新补贴,支持老旧船舶、柴油货车等更新。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统筹利用中央财政安排的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支持新能源公交车及电池更新。   ·用好用足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工作。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方案》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提高企业设备更新和消费者以旧换新的积极性,但最终通过市场决策来发挥作用,充分体现了财政通过市场发挥作用,就是"市场为主+政府引导"。   尤其是考虑到了当前地方财政紧平衡形势,所以财政支持政策中较多地体现了中央主动担当作为,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安排的节能减排资金、中央专项资金等中央财政作用,以降低地方财政压力,既能支持设备更新,又能促进地方财政持续运行,以腾出更多的资金服务“三保”等。   根据2024《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7000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今年财政政策一大重点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其中政府投资会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税收支持   除了给予财政补贴外,《方案》还明确要完善税收支持政策。即加大对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税收优惠支持力度,把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纳入优惠范围。   根据现有财税优惠政策,企业自2008年1月1日起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可以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不足抵免的,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但结转期不得超过5个纳税年度。   根据上述《方案》,未来这一税收支持政策力度有望加大。   再贷款政策工具   2022年底的2000亿元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曾让科学仪器行业直呼“过瘾”。本次大规模设备更新,再贷款工具是否还将启用?答案是肯定的。   《方案》提出,运用再贷款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中央财政对符合再贷款报销条件的银行贷款给予一定贴息支持。发挥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机制作用。引导银行机构合理增加绿色信贷,加强对绿色智能家电生产、服务和消费的金融支持。鼓励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例,合理确定汽车贷款期限、信贷额度。   据仪器信息网独家消息,北京、河北、上海等地的部分院校正在申报未来3年的仪器置换计划,其中某所高校的仪器置换需求填报至2028年。而有高校人士透露,虽然目前的落地政策尚未明确,但推测本次设备更新或仍以贴息贷款为落地支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来源:仪器信息网

查看详情
国家下令:采购国产设备,全额退税!

又一国家级新规出台,利好国产设备! 国税总局放大招! 大批企业机构优先采购国产设备 前不久,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修订《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管理办法》的公告(以下简称《办法》),并明确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办法》明确提出:为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促进科技进步,在2027年12月31日前,继续对内资研发机构和外资研发中心采购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 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的申报期限,为采购国产设备之日(以发票开具日期为准)次月1日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 据此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管理办法》了解,以下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将退还增值税。 图片 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全额退税 涉及全额退还增值税的相关设备清单,也在财政部、商务部、税务总局三部门去年8月印发的《关于研发机构采购设备增值税政策的公告》中做了详细公布。 其中有不少国产医疗器械产品,同样可以全额退税。 图片 图片 多地发文 2024年,进口限制继续! 除了针对国产医疗设备全额退税,自去年以来,全国范围内进一步限制进口、支持国产的政策就开始密集发布,并形成一个小高潮! 包括浙江、广东、黑龙江、吉林等多省接连发布通知,着重强调应当采购本国产品,把政府采购中限制国产设备、违规采购进口等行为,纳入负面清单严格禁止。 图片 进入2024年,各地限制进口、支持国产的浪潮仍在持续发酵! 23年11月,山东省发布了《山东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2024年版)》,已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新版目录特强调,将加强进口产品采购管理: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严格按照进口产品采购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不只是山东省,西藏自治区、深圳市也发布了2024年集中采购目录,同样提出严格管理进口产品采购,鼓励采购本国产品依旧是主流。 西藏 西藏财政厅发布《西藏自治区2023—2024年度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明确: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 深圳 深圳市财政局印发的《深圳市2023—2024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也强调,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应严格履行审核程序:须提前开展需求调查,填报《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申请表》,针对进口产品的必要性、不可替代性、采购同类国产产品对工作的实质性影响等方面进行说明。 可以看到,一面是国家出台政策,为机构采购国产医疗设备全额退税;另一方面,各地对进口开启严格准入与审核,强有力地抑制公立医疗机构盲目采购进口医疗设备的倾向。 在此之下,风向往哪转已然明了。政策环境对于国产的倾斜和支持力度加大,将持续利好大批优秀国产设备进院,利好一批国产医疗设备制造商“站起来、强起来”!

查看详情
发展再制造 激活绿动能 工信部发布《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再制造是指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对旧件进行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使再制造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或超过原型新品的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节能、环保等强制性标准要求。   不同于维修、翻新,再制造不仅最大化保留了原产品中的附加值,还可能赋予老产品新功能或性能。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再制造与制造新品相比,可节约生产成本50%、节能60%、节材70%、减排80%,具有较好的经济和资源环境效益。   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工信部12月27日发布《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对机电产品再制造企业的再制造能力、生产管理体系、售后服务等作出明确规定。《规范条件》属于引导性文件,不具有行政审批的前置性和强制性,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规范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已建成投产的,从事工程机械、机床工具、重型机械、石化通用机械、内燃机、电工电器、农业机械、机械基础件、文化办公设备等机电产品再制造的独立法人企业,是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的引导性文件,不具有行政审批的前置性和强制性。   《规范条件》从基本要求、再制造能力、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售后服务和职业教育、监督管理等方面规定了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针对再制造能力,《规范条件》中明确,企业应配备再制造相关的生产和检验检测设备,具备拆解清洗、无损探伤、检测评估、加工集成、性能检验检测等能力。鼓励应用智能化、数字化装备,采用节能、环保、高效的工艺、技术、装备和材料开展再制造。企业每年研发费用应不低于上一年度营业收入的3%。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独立或联合建设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   针对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规范条件》提出,企业应加强再制造生产管理,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应具备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保障规章制度,配备劳动保护、工业卫生等设施。   《规范条件》重点“聚焦在制造行业,尤其是围绕机电产品的再制造,选拔优等生”,一方面契合我国当前绿色低碳战略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有助于解决关键设备领域“卡脖子”问题,同样看到了“双碳”、国内国际双循环等大背景下,机电产品再制造尤其是高端智能再制造的多重效益。   聚焦具有重要战略作用和巨大经济带动潜力的关键装备,在提升能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的同时,还能反哺新品设计制造,推动加快突破尖端装备技术,推动实现绿色增长。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现实所需。

查看详情
上一页12下一页
热点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