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关于我们

亿捷科技EJER TECH 坐落于浙江杭州紫金港科技城、未来科技城,是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备案品牌;我们一直致力于电子、环保与科研领域研发、制造和服务,产品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旗下拥有在全球30个国家的注册品牌;公司对外投资涉及:通用设备制造、生物科技、试验与发展、新能源等行业,在上海、郑州设立分公司,在上海、苏州、常州、义乌、芜湖投资子公司。 
0+

全球销售

0+

服务用户

0+

知识产权

0+

产品认证

半导体集成电路

服务新能源、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的防潮防氧化解决方案

高校与科研

服务高校、科研、制药、化工等领域的精密仪器解决方案

环保与智农

服务环保、智慧农业等行业的环境与检测设备解决方案

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科技部:加强基础研究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核,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中特别提到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   当前,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基础研究工作呈现出新特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展现出新格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基础研究的战略地位愈发加强,对国家竞争力的“赋能”功用愈发加快。   近年来,我国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FAST发现了700多颗新脉冲星,这是基础研究中观测分析技术突破、交叉融合形成的创新成果。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全球新一代科技竞争白热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在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面临“卡脖子”问题。因此,亟待发挥基础研究的原创力,为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月21日,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要求加强基础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面向”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其中提出,要协同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形成强大的基础研究骨干网络。   同时明确,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争取早日实现用我国自主的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   3月5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表示, 加强基础研究是我们党把握科技创新规律的一个新认识,也是我们国家在科技创新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历史性、现实性的要求。   对此,科技部将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工作。   一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连续四年超过6%,与全国研发投入相比,基础研究投入增速更快。二是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基础研究的能力建设也是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数学研究中心,加强基础研究基地和平台建设。   三是加强顶层设计。基础研究属于科技创新全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应进行顶层设计。科技部发布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围绕加强基础研究在创新环境建设、人才评价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同时,在评价方面,要体现分类评价的原则,对于基础研究的评价和对应用工程的评价,有共性的地方,但同时要有所区别。基础研究讲求十年磨一剑,坐稳坐住冷板凳。   与此同时,科技部还关注到几个问题:基础研究的问题怎么提准;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是非常难得的,如何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研究的底层逻辑怎样搞清。王志刚明确,应加强好奇心驱动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目标驱动的体系化基础研究,以及市场驱动的应用基础研究。唯有此,才能成体系布局、成系统推进基础研究,将基础研究与国家战略、国家发展目标真正结合起来,发挥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主体,也是科学研究主体,要在新方法提出、新科研范式形成、新领域研究、新现象解释等方面,以及成果转化成技术、转化成高科技产业等各个阶段,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作用。只有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不仅是成果应用的主体,才能让企业从源头全过程参与创新。   据悉,下一步,科技部将加大对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形成有利于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生态,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不管是国有、民营、大中小微企业,只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以科技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科技部都会全力支持。   除此之外,科技部还将加强由好奇心驱动,进行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加强由国家战略目标驱动,进行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加强市场驱动,进行应用型基础研究。这样使基础研究成体系布局、成系统推进,使中国的基础研究与国家战略、与国家发展目标真正结合起来,并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资料参考来源:科技日报、新华社、中国网、新京报、百科等) 转自:化工仪器网

2022年全球半导体收入突破6000亿美元

国际电子商情31日讯 据市调机构日前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增长1.1%,达到6017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5950亿美元。 据Gartner公司的初步统计结果,2022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增长1.1%,达到6017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5950亿美元。排名前25位半导体厂商的总收入在2022年增长了2.8%,占到77.5%的市场份额。 Gartner副总裁分析师Andrew Norwood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2022年初,许多半导体设备短缺,导致交货时间延长和价格上涨,许多终端市场的电子设备产量减少。因此,OEM们开始通过囤积芯片库存来对冲短缺。”Andrew Norwood继续解释说,到2022年下半年,高通胀压力、利率上升、能源成本增加对许多全球供应链产生了影响,导致全球经济明显放缓。随着消费者开始削减支出,这也导致对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需求下降。然后企业开始做同样的事情,为全球经济衰退做准备。所有这些都对半导体行业的增长产生了影响。 数据显示,半导体市场2022年的收入主要因为存储器和NAND闪存销售量的减少而下降了10.4%,但三星电子仍保持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英特尔以9.7%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由于消费PC市场的显着低迷,以及x86处理器业务的激烈竞争,公司销售额下降了19.5%。 高通与美光科技在排名中互换位置,AMD从第10位跃升至第7位。联发科从上年的第7名跌至第9名。前10名中的新公司是苹果。 2022年表现最差的设备类别是内存,收入下降10%,约占半导体销售额的25%。由于电子器件原厂纷纷开始减少当初在预测需求走强时所积累的存储器库存,因此到2022年中期,存储器市场已显示出需求大幅跳水的迹象。现在情况已经恶化到了大多数存储器公司宣布削减2023年资本支出(capex)的地步,并且一些公司为了降低库存水平和试图恢复市场平衡而削减了晶圆产量。 尽管2022年非内存收入总体增长了5.3%,但各个器件类别之间的表现差异很大。模拟器件以19%的涨幅位居第一,分立器件以15%的涨幅紧随其后。在汽车电气化、工业自动化和能源转型长期增长趋势的支撑下,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产生了强劲的需求,进而推动了模拟与分立器件的增长。 《转自:国际电子商情》

山西公布三类科技创新平台拟立项名单 完善省级创新体系

各类科研创新平台组成的创新“矩阵”正在源源不断地发挥力量。其中,重点实验室是创新“矩阵”的核心所在。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是展开研究合作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   省级重点实验室作为省内的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推动学科发展开放共享先进创新资源的重要基地。自“十四五”战略发表以来,多个省级积极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以此完善现有的创新体系。   近日,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公布2022年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等三类科技创新平台拟立项名单,拟立项山西省重点实验室39家,山西省技术创新中心39家、山西省中试基地15家。   该次拟立项的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中试基地分别依照《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晋科发〔2021〕95号),《山西省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山西省中试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晋政办发〔2022〕42号)进行立项。   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拟名单共计39家,包括材料相关实验室3家,生物医药相关实验室11家,环境保护相关实验室7家,文物保护相关实验室2家,化工相关实验室2家,植物种业相关实验室4家,智能通信技术实验室10家。   山西省技术创新中心拟名单共计39家,包括材料技术中心9家,互联网智能技术中心5家,生物医药技术中心8家,能源技术中心6家,粮油食品技术中心3家,各类设备技术中心8家   山西省中试基地拟名单共计15家。其中,新材料相关基地6家,污染物处理相关基地2家,能源相关基地3家,生物医药相关基地2家,农业相关基地1家,通信技术相关基地1家。   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中试基地是省级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这也就意味着要基于此来分析建设重点,整合省内优质资源,对接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深谋建设方案,细化建设环节。孕育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国家战略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重要力量。   不仅如此,随着平台的组建,可以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整合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力量,通过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在人事、科研组织等方面都赋予自主权,激发人才活力。   另外,省级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是推进高水平学术交流、产出原创性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还是研究前沿与关键共性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完善科研创新的平台方便面向省内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深入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有利于尽快攻克“卡脖子”核心技术。   (资料来源:山西省科技厅、人民日报等)

荣誉资质

Honorary certificate

企业资质 知识产权 产品报告 国际认证
市高新技术企业

市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科技型企业

国家科技型企业

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环境管理休系

环境管理休系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政府采购信用

政府采购信用

产品专利

产品专利

专利证书

专利证书

软件专利1

软件专利1

软件专利2

软件专利2

软件专利3

软件专利3

产品检验报告1

产品检验报告1

产品检验报告2

产品检验报告2

产品检验报告3

产品检验报告3

产品检验报告4

产品检验报告4

产品校准报告1

产品校准报告1

产品校准报告2

产品校准报告2

EN 61000指令测试报告

EN 61000指令测试报告

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

OCCUPATIONAL HEALTHAND SAFETTMANAGEMENT

OCCUPATIONAL HEALTHAND SAFETTMANAGEMENT

OCCUPATIONAL HEALTHAND SAFETTMANAGEMENT

OCCUPATIONAL HEALTHAND SAFETT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欧盟CE

欧盟CE

欧盟ROHS

欧盟ROHS

欧盟ROHS 2.0

欧盟ROHS 2.0

澳洲认证

澳洲认证

美国认证

美国认证

欧盟证书

欧盟证书

客户案例

Customer 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