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微塑料的环境化学行为与效应”项目指南

浏览次数:1536 发布时间:2022-10-23

文章详情
“微塑料”的概念在2004年首次被提出,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被称为“海洋中的PM2.5”,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已把微塑料列入全球性新污染物。2022年3月,首次在人体血液中检测到了微塑料污染;4月,首次在活人肺部深处发现微塑料;6月,在南极洲的新降雪中首次发现了微塑料;9月,首次在人体血栓样本中发现了一定数量和不同类型的微塑料和染料颗粒。
 
  我国也早早的就开始了微塑料的治理行动,2007年我国启动了海洋垃圾的监测工作,2016年海洋微塑料正式被纳入监测范围。此外,近年来也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继续加强微塑料的治理工作,如2019年9月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2022年5月颁布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
 
  近日,为积极应对塑料污染的重要战略部署,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促进提升污染防治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科学板块现启动“微塑料的环境化学行为与效应”专项项目,发布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微塑料的环境化学行为与效应”项目指南(下简称《项目指南》)。
 
  《项目指南》指出科学目标:针对微塑料污染防控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关键科学问题,在检测方法、界面行为、迁移转化、生态与健康效应等方面开展系统性研究,联合攻关,在新方法、新理论、新认识方面取得突破,引领微塑料领域基础科学前沿研究,为保障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项目指南》明确拟解决的问题,一是环境中微塑料的形成、迁移、转化过程与机制,二是微塑料的生态毒性与健康效应的产生机制。还指出,拟资助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一是环境中微塑料的检测新方法与污染特征,二是环境中微塑料界面化学行为,三是环境中微塑料的毒性与健康效应,四是环境中微塑料的消减与控制原理。
 
  此外,《项目指南》还对资助计划、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和要求做了详细的说明。《项目指南》文件详情请参考附件。
文章链接:化工仪器网